關於人格疾病之探討(寫於2002/10/02)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質,我們在描述一個人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諸如此類的描述:「那個人很有自信。」「那位藝術家很有自己的想法、風格與特色。」「他是個生性樂觀的人。」「我有一位同事是一位很悲觀的人。」「他其實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他父親的個性很情緒化,容易衝動,常常因為小事而勃然大怒。」這些形容其實都是在描述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往往決定了其他人在跟他相處時的感覺,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的狀態,除此之外,往往也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擁有滿意的人生的重要因素。

相信大部分的人,這一生都曾經遇見過幾個難以相處的人,他可能是你的父母親,也可能是你曾經或正在交往的異性朋友,運氣不好的話,他也可能就是你所選擇的終生伴侶。

你當然更可能在工作上、在職場裡面遭遇過這樣的人,如果他是你的直屬長管,或是工作上關係密切的同事,那你可能就要自求多福了。


什麼是人格疾病

人格乃是指一個人在情緒、心理及行為方面的持續的、整體的狀態。

而如果一個人經常會因為自己的人格特質而導致人際互動上的障礙,如人際關係的緊張或衝突,或因為某些人格特質而經常讓自己陷入情緒或心理上的困擾,或是反覆的讓自己出現職業功能上的障礙,如無法穩定持續的工作,又或是因為人格特質而經常讓自己陷入種種人生的困境時,那麼他的人格狀態很可能就已經符合了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所描述的「人格疾病」了。



關於人格疾病的種類

在精神醫學的教科書中,所謂的人格疾病乃是眾多精神疾病分類中的一大分類。而在人格疾病這一大精神疾病分類的之中,又包含著許多種不同類型的人格疾病診斷。例如說,由美國的學者所制定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就將人格疾病的種類分類為三大類群:



第一類群(cluster A)的人格疾病包括有妄想型人格疾病、類分裂型人格疾病及精神分裂型人格疾病三種診斷,這一類群的人格疾病主要會顯現出孤僻、離群、與人少有互動這類的人格特質,而他之所以與人少有互動,有的原因是因為對人的過度的猜疑與不信任(如妄想型人格疾病),有的則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已經悄悄的埋藏了與生俱來的與人發展與建立關係的需要與動機(如類分裂型人格疾病、精神分裂型人格疾病),以至於對於人際互動或親密關係都興趣缺缺,而他們的生活方式看起來是相當自閉而孤僻的。


多疑的老公

小茹是一位婚姻暴力的受害者,她在婚前即發現先生似乎很容易猜疑,在交往的過程中會隨時要掌握她的行蹤,但是因為已經跟先生發生過關係,所以小茹雖然感到遲疑但還是嫁給了先生,而在婚後,先生的疑心病更是變本加厲,小茹若是下班後晚了一些時間回家,先生就會懷疑妻子是在外與男人約會。小茹若是接到外面打來的電話,先生也會盤查半天,結婚數年先生總是要完全的掌握妻子的行蹤。有一次小茹參加了公司同仁慶祝中秋節的聚餐而回家晚了些,回家時先生便不斷的指控小茹一定是與別的男人約會,所以當天才會打扮的比平常漂亮,小茹企圖解釋,但先生不但不接受,反而越罵來越激動,繼而開始動手毆打小茹,最後當先生氣憤的表示要去拿菜刀與小茹同歸於盡時,小茹才在恐懼與恍惚之中倉皇逃出家門。

由於小茹已經有多次被先生以暴力對待的經驗,在會談中,小茹表示已經受夠了長期被先生懷疑、且不斷的被監控的日子,而決心要與先生離婚。但是小茹現在的擔心是根本不敢開口跟先生提離婚的事,怕又更加重了先生的疑心,惹來更不堪設想的後果。

從小茹的描述中,先生向來就是一位對人缺乏信任感的人,個性孤僻,幾乎沒有朋友,對人有極易猜疑忌妒,根據小茹的敘述中,先生的人格特質似乎已經達到了妄想型的人格疾病的程度。


冷漠孤僻的先生

A先生是個性孤僻、冷漠、疏離的人,他從不把自己的心事對人說,在高中大學的時候,他對於交女朋友總是興趣缺缺,後來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與相親的女子結婚,說實在,A先生當時根本對結婚也沒什麼熱情,他總是一個人默默的在過著生活。婚後,因為A先生的個性使然,夫妻可以一整天說不到幾句話,而A先生似乎喜怒哀樂都不形於色,所以太太常常也猜不透先生心理究竟在想些什麼。

六七年的婚姻下來,這對夫妻生了一個兒子。但是先生似乎很少會與孩子說話互動,在兒子的眼中,父親是嚴肅、冷漠、遙遠,而難以親近的。而A太太更是對這樣的婚姻感到無奈且不滿,她在心靈上感到巨大的空虛,因為先生幾乎完全不能夠跟她有任何的情緒或心靈層面的分享與交流,她自然也無法從先生那裡得到足夠的慰藉與支持。

A先生所擁有的人格特質似乎已經達到了所謂的類分裂型人格疾病的診斷標準,類似的案例其實也不少見,其中大部分的人可能並未達到人格疾病的程度,但因為所具有的如個性孤僻、冷漠、鮮少表露情緒、嚴肅、難以親近等等的人格特質,常常讓他們的配偶對這樣的婚姻感到空虛、失望,也讓子女感到親子關係疏離遙遠。



第二類群(cluster B)的人格疾病則包括有邊緣型人格疾病、自戀型人格疾病、歇斯底里型人格疾病及反社會型人格疾病四種診斷,這類群的人格疾病患者的共同特性是在情緒與性格方面缺乏適當的穩定性,而經常容易出現過度情緒化的反應。個案們在情緒管理方面往往都有明顯的功能障礙,也就是說他們缺乏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所以有的個案會表現出易怒、容易衝動的特質,有的個案會讓人覺得喜怒無常,也有的個案經常是在焦慮不安、沮喪、憤怒等負面情緒間擺盪,而難以讓自己維持在穩定、和諧的狀態。


自戀的老公

安女士的先生是一位嚴重自戀的人,他經常在言談間炫耀自己的聰明與成就,並總是在家人面前誇口自己是最聰明的人,他喜歡看無線電視頻道的扣應節目,但在看節目的時候,嘴裡總是不停的謾罵,認為那些在上扣應節目的政治人物的頭腦比他要差的太多了。

安女士表示,先生是一個非常看重面子的人,處處都要人尊重他。而先生在外面跟在家裡面的形象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他在外對人溫和有禮,在家則極容易不耐煩,脾氣暴躁,經常在受挫時勃然大怒,有時並會失控砸毀家中的家具,並多次在酒後出現暴力行為,讓安女士感到十分恐懼。

安女士表示先生似乎經常莫名其妙的對她發脾氣,在安女士的感覺中,好像她不管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先生都會挑剔或數落她的不是,而自己常常是被先生臭罵了一頓卻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說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多年的經驗讓安女士學習到,在先生的面前,自己最好盡量少講話,否則先生隨時可能因為她無心說的一句話而發怒。而先生的自以為是,像獨裁者一樣的個性,也讓安女士早已學會了在先生面前不能說不,不論什麼事,她總是盡量去順著先生的意思(儘管心裡常有不同的意見),因為她知道若不順著先生的想法,可能又會無端惹來一頓挨罵。

從安女士的陳述中,可以瞭解到她那暴躁易怒的先生應該是一位患有嚴重自戀人格疾病的個案。事實上,許多患有自戀型人格疾病的個案的配偶們,都經常活在被先生挑剔、批判、羞辱的難堪經驗中,而對婚姻感到無奈與挫折。


相處難,想要分手也不易

跟屬於第二類群的人格疾病患者建立親密的關係常常是一件高難度的挑戰,像自戀型人格疾病者常讓配偶活在被挑剔羞辱之中,邊緣型人格疾病者則經常因為自己在情緒與性格上的不穩定,以及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而使得其親密伴侶的情緒經常無端受到牽連,似乎總是活在重重陰霾之中。而反社會型人格的特質者,除了情緒容易失控,在外常常闖禍以外,往往也對賺錢養家與照顧兒女等義務也缺乏責任感。而當這些類型的人格疾病者的配偶或情侶在發現彼此的個性不合而想要與對方分手時,這類的人格疾病者往往會表現出現強烈的、極端的、非理性的情緒反應。例如說他可能會勃然大怒,甚至口出威脅要傷害妻子或孩子,又或者他會以傷害自己或威脅要自殺等各種極端的手段,或是以痛哭流涕等等的方式,來讓對方放棄分手的企圖。許多這類型人格疾病者的妻子或女友在想要離婚或分手時,都曾經歷過類似的威脅或軟硬兼施的技倆,而其中有不少的婦女,就是因為擔心自身或家人的生命會受到威脅,而不得不繼續留在不堪的婚姻關係之中。

以前我在接受精神醫師養成訓練時,老師們往往會提到人格疾病患者與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差異:「精神官能症患者往往是患者自己承受著痛苦,人格疾病患者則往往讓最親近的人感到痛苦。」,而這第二類群的人格疾病的個案正是「人格疾病患者往往會讓越是親近的人感到越痛苦。」此一寫照的最佳詮釋者。跟這類人格特質者有密切互動或長久關係的人,往往都曾經在與對方的互動關係中遭遇到過度被對方干涉、被不當的評價、或被依賴、被反覆的操控及挾持脅迫(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如情緒勒索)、被誤解等等令人不愉快的經驗,而經歷到難以承受的挫折、恐懼、憤怒、沮喪、無奈等等的情緒。

與這類人格疾病的朋友交往,也有所謂的蜜月期,事實上,當他的心理狀態或情緒是處在比較穩定愉快的狀態時,他在人際互動中也可能表現出令人有好感的一面,甚至會表現出很多刻意討好的行為。但一旦遇到利害衝突,或是當他覺得你辜負了他或傷害了的他時(這些所謂的辜負或傷害往往是因為對方過度敏感下的主觀感受),他的反應往往會出乎你意外的強烈,這時你就會經歷到前述的種種讓人十分不舒服的經驗。

雖然說「精神官能症患者往往是自己承受著痛苦,人格疾病患者則往往讓最親近的人感到痛苦。」這樣的說法的確反應了部分的真相,但近距離的觀察人格疾病的個案們,則可以瞭解,他們除了經常會讓自己親近的人感到痛苦之外,其實自己在心理上、情緒上往往也會陷入如沮喪、焦慮等等的狀態,並因反覆陷入人生的困境而感到痛苦。

只是當人格疾病患者在發生人際關係上的困擾或衝突時,他們的確總是會習慣性的、反射性的去怪罪對方(這種怪罪與攻擊其實是相當防衛性的),認為問題是出在對方身上,而對自己人格上的狀況似乎總是「視而不見」,意思是他並不是真的看不到,但卻總是不自覺的會去漠視它、逃避它,而不願意直接去接觸它、面對它、處理它。

所以,當我們在觀察一個人格疾病的朋友或同事時,你總會覺得他們是缺乏自省的能力的,而總是在遇到問題時去怪罪他人、責備他人,並懷恨於心,甚至等待時機伺機報復。



第三類群(cluster C)的人格疾病則包括了迴避型人格疾病、依賴型人格疾病、強迫性人格疾病。迴避型人格疾病與依賴型人格疾病兩種人格疾病的主要特質是容易焦慮、退縮或依賴,迴避型人格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擔心自己會受挫出糗,而嚴重缺乏的嘗試新事務的勇氣與冒險的精神。而依賴型人格則總是對自己懷疑,而不斷需要依賴重要的客體來替他做出決定。

強迫型人格疾病的個案則在做人處世方面過於刻板與嚴謹,總是生活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之中,而缺乏彈性與創意。這樣的人在從事任何活動時總是過度的強調一些繁瑣的細節,或次序與規則的重要性,而無法專注於活動的本質與內涵,也因而無法真正享受活動的樂趣。擁有強迫型的人格者要在自己的框架之中才能放心,如果他自己沒有遵循他既定的想法與原則,則會感到不安,而如果是與他共事的人違反了他的原則,他則會感到不舒服或憤怒。基本上,強迫型的人也是缺乏足夠的安全感的,所以他必須要藉著硬硬梆梆的原則來讓自己感覺到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而相對於強迫型人格特質者,擁有比較健康成熟的性格者是可以去承受生活中不時會出現的不確定感的,因為他對於自己在未知與不確定的環境中去因應情境與事務的能力是有足夠的信心的。


依賴、懦弱、猶豫不決又固執的先生

婉君與先生結婚六、七年之久,她對這個婚姻感到非常失望。事實上,婉君對於先生是越來越不滿,甚至感到有些鄙視。

婉君表示先生是個個性很懦弱的人,先生在處理事情方面明顯的缺乏果斷與主見,在做決定時經常猶豫不決,更讓婉君感到不滿的是先生雖然是個四十多歲的人,卻仍然像是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一般,對於母親過度的依賴與順從,很多事情都要靠母親來幫他做出決定。

而先生的生活型態也極為單調,缺乏變化與創意,他對於需要與人打交道的活動也極為排斥,所以假日時總是待在家中睡覺,婉君表示先生似乎在與人談話時會感到很焦慮不安,所以他總是盡量待在家中。而先生在家裡通常也很沉默,讓婉君感覺先生是個很沒有情趣的人。

但雖然先生不常吐露他的心事,婉君可以感覺到先生其實經常是活在緊張與不安之中的,先生長期有胃痛與失眠的毛病,甚至有時在挫折或壓力之下會表示活的很痛苦,但當婉君建議先生去看心理醫師時,先生又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有問題的。

婉君表示先生在工作上的表現十分賣力,但在處理事情時會過度的吹毛求疵,而因為先生似乎對屬下的能力感到不放心,所以很多事情乾脆都自己來,也因此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而先生的同事們都覺得他是一位過度拘緊、刻版,而又固執且缺乏彈性的人,下屬們也覺得他是一位缺乏幽默感且不容易親近的長官。
另外先生在用錢方面也會過度節儉,夫妻倆也常為了花錢或買東西的意見不一致而起衝突。婉君的先生的人格特質正是前述第三類群人格疾病的綜合體。



其他的人格疾病

另外還有一些人格疾病是值得注意,但並未被歸類到此三大類群的,包括有被動攻擊型人格疾病、憂鬱型人格疾病、被虐待型人格疾病、虐待型人格疾病等。


被動攻擊型人格疾病的案例

B君是一家公司的職員,他在公司是有名的說一套做一套的人物,對於主管交代的事,他在主管的面前總是看似誠懇的回答道:「是的,沒問題,我會盡快完成的。」,但實際上卻是極近敷衍拖延之能事,標準的陽奉陰違。

B君還有著一種會不斷抱怨的人格特質,他總是抱怨自己做了許多事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感謝或公平的對待,或者他總是不斷的、誇大的抱怨著自己的運氣不好,沒有遇到懂的欣賞他的人,並對於那些比他幸運的人感到忌妒與不滿。

B君也經常會誇大自己的付出與辛苦,或是偽稱自己受到了惡劣的不公平的待遇,如被強迫去做某件事,或是遭到了人身攻擊等等,他似乎會有意無意的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悲劇人物或英雄,以便能夠博取別人的同情、肯定與認同。

B君也經常會為了要凸顯自己所受到的委屈或為了誇大自己的付出或貢獻,而扭曲事實,或捏造不實的謊言。同事們也經常會觀察到他藉著貶抑別人來突顯自己的優點與價值的小動作,例如說他會刻意的把某些同事說的很差勁,或評論的一文不值(當然尤其是那些跟他有過衝突的同事),來藉此突顯自己的好。

而最令同事與主管受不了他的是,他雖然總是在表面上對他的主管與同事客氣有禮,卻經常在背後進行破壞主管或同事名譽的行動,甚至經常會編造不實的謠言來傷害同事或上司的名譽,雖然如此,B君卻又不是一個敢作敢當的人,當他在面臨對質的時候,又會極力的否認自己曾說過那樣的話。至於那些曾經被B君造謠中傷的同事們,自然對B君的行為十分厭惡與痛恨,相對的也開始與B君保持距離。

B君正是一位典型的被動攻擊型人格疾病的個案。這類型的人對於權威的心態是充滿衝突與矛盾的,因此他往往在表面上對權威表示尊重服從,甚至過度的謙卑有理,但在背後卻經常會出現無理的批評或嘲諷上司或其他權威人士的動作。



難以相處的人格疾病患者

與人格疾病者相處有時是困難的,也是痛苦的,這些人為什麼難以相處,往往是因為這些人具有一些會讓人感到不自在、不愉快,或讓人倍感壓力的人格特質,以至於跟這類的人相處互動時,你可能會反覆的經歷到諸如被過度的依賴、利用、羞辱、批判、否定或被操縱等等的經驗,而經常會從與對方互動中經驗到挫折、自我懷疑或憤怒等讓人感到不快的情緒。

而這樣的不愉快與痛苦,那些與人格疾病者成為親密伴侶的人往往感受最深。在我曾經處理過的許多婚姻暴力事件中,許多受害婦女的先生便有著某種程度的人格疾病,其中又以自戀型人格特質佔的比例最多,其他則如妄想型人格、邊緣型人格或反社會型人格特質等也不時可見。


不稱職的父母

父母親的人格特質其實是決定孩子們是否能夠發展出良好的健康的人格的重要關鍵,而人格疾病患者在有朝一日成為孩子的父母時,往往會因為性格上的困擾或問題而無法成為一位稱職的父母。

例如那些情緒極不穩定的人格疾病者,如自戀型人格特質、歇斯底里型人格特質、邊緣型人格特質或是反社會型人格特質者,在為人父母時,往往因為自己在情緒管理方面明顯的障礙,而經常會表現出暴躁易怒的性情,這類父母的情緒往往是不穩定且難以預測的,經常會因為一些小小的刺激或挫折就大發雷霆,而發起脾氣來,有時會大聲怒吼,有時則會摔東西,破壞家中擺設、門窗或家電用品等等,有時甚至會出現毆打老婆或小孩的暴力行為。

這一類型的父母經常會讓孩子處在恐懼、焦慮與充滿不確定感的狀態,而這樣的孩子往往也無法順利的發展出良好的情緒管理的能力。而除了情緒上的不穩定之外,這類型的父母在與孩子互動時,也經常會表現出責備、批評、挑剔、羞辱、諷刺等等的口吻與言語,而無法讓孩子發展出良好的自我價值感。


關於「人格疾病」的用語

人格疾病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被稱之為人格違常、人格異常、人格障礙等等。

「人格異常」這種名稱的使用常常會引發一些道德與判斷價值上的批判,比如說,當一個心理衛生專業人員診斷一個人為「人格異常」時,他可能遭到的質疑與挑戰可能包括:「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不能因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就說某個人是人格異常。」「誰有資格判斷什麼樣的人格叫正常,什麼樣的人格叫異常?」等等。

但臨床上,我們的確常常會看到許多人的困擾正是由於他的人格出了狀況所致,而選擇使用「人格疾病」這樣的用語正好可以傳達「人格生病了」這樣的意函。

其實有很多讓我們覺得不可理喻、難以溝通、難以共處的人,就是精神科醫師們所謂的人格疾病的個案,或者其嚴重程度尚未達到人格疾病的診斷標準,但卻明顯的擁有某種程度及某種類型的不成熟的或病態的人格特質。


關於臨床分類與診斷的省思

雖然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習慣將人格疾病做前述的分類,而這樣的診斷分類在專業人士在進行溝通或個案討論時似乎也有其必要性,但我也要提醒心理衛生工作相關領域的學習者,這樣的診斷與分類其實是非常「人工的」且「不自然的」。

事實上我在臨床工作時,經常會觀察到有一些人格疾病的個案會同時擁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人格疾病的部分人格特質,因此而難以被歸類為某一種特定的人格疾病。例如說,曾經有一位人格疾病的個案經過不同的精神科專科醫師的評估,雖然大家都同意他的種種人際與情緒上的困擾導因於人格上的疾病,但在討論到診斷時,有的醫師認為他是妄想型人格為主,有的則認為他是邊緣型人格,有的醫師則診斷他為被動攻擊型人格,也有的醫師則看到他依賴型人格的部分(這些醫師都是在不同的時候觀察過此一個案)。而之所以會做出不同的診斷,其實就是因為在個案的性格特質中可以找到分屬於不同人格疾病診斷的人格特質,而個案在不同時候與不同的情境中,所顯露的都是其人格特質的部份真相。的確,我遇到過相當多的人格特質是難以被歸類的,也因此,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裡面又加上了一個「混合型的人格疾病」。

另外,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看到許多因為情緒或人際上的困擾而前來尋求專業協助的個案,他們並沒有達到人格疾病的程度,但卻明顯的具有某一類人格疾病的部分人格特質,例如說,許多人身上都殘留著自戀的特質,但評估其程度並未達到自戀型人格疾病的診斷,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他乃具有著某種程度的自戀人格的特質。



人格疾病共同的核心困擾:

人格疾病雖然有前述十幾種不同的類型,但其實大部分的人格疾病都有著一些共同的核心困擾。

首先,人格疾病基本上乃是導因於「心靈匱乏」的狀態,如妄想型人格所缺乏的是一種安全感與信任感,邊緣型人格缺乏的是情緒穩定的狀態與能力,自戀型人格缺乏自我肯定的能力,而不斷的需要外在的肯定與贊美;歇斯底里型則不斷需要成為眾人注視的焦點才能維繫自我的價值感。而迴避型人格則缺乏面對壓力、迎接挑戰、承擔風險與挫折能力;依賴型人格則對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嚴重缺乏信心;強迫型的人格則缺乏彈性與包容不確定感的能力。這種「心理功能」上的缺乏,基本上也是導因於成長經驗中某些重要的正向經驗的匱乏。

人格疾病的第二個共同特質是在情緒狀態與情緒管理能力方面的障礙,所以他們往往容易陷入某一種負面情緒當中,而缺乏自我調適的能力。

人格疾病的第三個共同的特質乃是在自我價值感方面的障礙,所以人格疾病者在內心深處往往是自卑的,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認為自己差人一等,或是對於自己在做決定或處理事情的能力方面信心嚴重不足。

挫折承受能力方面的障礙也是另一個人格疾病的共同特質,所以他們要不就是在遇到挫折時會反應過度,要不就是因為害怕挫折而過度的退縮保守而缺乏嘗試的勇氣。

而同理能力的障礙也是大部分人格疾病者的共同特質,所以他們往往會過度的主觀且自以為是,而缺乏對他人心情感同身受的能力。

用當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的語言來說,人格疾病者的自我(self)在結構上是有著嚴重缺損的,但又為了自我保護或自我防衛而發展出了各式各樣不同的防衛機轉或補償性的結構。

就因為人格疾病者的自我結構是嚴重缺損的,他在人我的界限方面往往也會出問題,而經常造成人際或親密關係上的困境,如第一類群的人格疾病個案會過度與人維持遙遠的距離,以策安全;第二類群的個案則在人我關係上呈現明顯不穩定或兩極化的狀況;第三類群的個案如依賴型人格疾病者則過度的依賴其依附的對象。


人格疾病的病因

精神疾病的種類繁多,談起病因,其中如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等等,經研究瞭解其病因乃與遺傳基因以及生物因素有著密切的關聯,而人格疾病,在我所了解的部分,則與個人過去的成長經驗密切相關。如我所熟悉的當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 (self psychology)以及我在會談室中的觀察經驗都讓我清楚的看到: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乃是過去的經驗所塑造出來的。

所以當我們企圖去了解人格疾病個案的人格障礙的成因時,我們往往不可避免的必須去要去了解個案過去成長過程中的經驗對於其人格發展的影響。

從當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的角度,一個人之所以會在性格上出現所謂人格疾病的特質,其實是因為自我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障礙,而未能發展成出足夠成熟、健康、鞏固的自我結構。

我們可以將人格發展的過程比喻為是灌溉與照顧一畝園地的過程。

每一個人生下來的時候,就相當於一畝剛剛播種的初生園地,雖然看似光禿一片,其實土壤中遍佈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的種子,而這些種子是上天以最巧妙的方式排列的。

然而,雖然上天在每一畝新生的園地中都很公平的灑下了豐富的、奇妙的種子,但是後天的灌溉與照顧才是決定每一畝園地未來的風貌與榮枯的關鍵。

那在稱職的園丁用心的照顧與辛勤的灌溉、施肥之下,原本空曠的土地上,將逐漸的冒出綠意昂然的草原,長出繽紛璀璨、色彩鮮豔的花朵,與高大結實的樹木,呈現出生意盎然的景象與活力。

而相對的,那不幸未能得到足夠的陽光、空氣、水的滋潤,又缺乏養分供應的園地,自然將呈現出貧瘠、荒涼,花草樹木發育不良的景象。

而倘若有一畝園地不僅沒有得到充分的照顧與灌溉,反而不斷的遭到污染與毒害,那淒涼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去協助人格疾病的個案

患有人格疾病的人,其實是很需要支持與協助的。當我們從外在的表象觀察時(就像我這篇文章中的許多例子的敘述乃是從人格疾病者的家人或同事的角度描述的,而不是從人格疾病者的內在狀態出發的),經常會覺得人格疾病患者是讓人感到難以相處而想要敬而遠之的人,但當我們有機會進入人格疾病者的內心世界時,往往可以發現他們其實是很脆弱空虛的,是缺乏安全感的,是痛苦的。而他們在人格上所呈現的種種狀況,往往是導因於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傷與痛,而就是那些早期的創傷讓人格疾病者的自我發展受到了重大的阻礙。

對於飽受人格疾病所苦的個案們,尋求心理治療是值得鼓勵的,而且通常是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

但大部分的人格疾病患者會「拒絕」去承認自己是有問題的,因為多年來他們已經用了一層又一層的「防衛」把自己包了起來,最後連自己也看不到內在的問題了,所以往往也不會有尋求專業協助的動機。這也是許多家屬在面對患有人格疾病的親人時,雖然想要去幫助他,卻又充滿了無力感的原因。而當人格疾病的個案在面臨挫折而陷入情緒上的困境時,這時候往往是協助他去尋求心理治療的契機。

至於治療的過程,以當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導向的治療模式為例,治療人格疾病的過程,就等於是要去重新啟動個案已停滯多年的人格發展的工程,這項重大的工程,可能在工程進行的初期或中期就因重重的阻礙而停滯了,而這一停可能就是十年二十年的,現在治療者要來協助個案排除困難與障礙,重新去進行那已延宕多年的重大工程。

成功的治療需要個案與治療者共同的努力,而且可能要經年累月,有人問值得這樣的投資嗎?這關係到一個人生命的品質,關係到一個家庭,也關係到下一個世代的幸福,你說值得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本所諮商師及心理師介紹

梅當陽 醫師 簡介 ~~ 桃園優質身心科 ~~

17 幸福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