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梅子文章集

失眠,睡眠障礙,與睡眠衛生 寫給失眠的你 憂鬱症 關於憂鬱症的診斷、成因與治療 再談憂鬱症的成因與治療 讓憂鬱的患者得到適當的協助與治療吧 殞落的青春 遠離憂鬱,擁抱幸福:第一部:從憂鬱症談起 人格疾病 關於人格疾病之探討 解離症相關 鏡子裡的陌生人 一位個案寄來的問候 小露的朋友 親子之間 親愛的孩子 為孩子的一生做好準備 愛在陽光燦爛時 概談 self psychology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 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適應症 甚麼樣的個案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或諮商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醫師 也談催眠治療 一位個案寄來的明信片 關於診所提供的身心治療的一些感想 我的心理治療導向與風格 概談 self psychology 一位心靈醫者的學習之旅 選擇的那扇門 我的恩師 關於診所提供的身心治療的一些感想 診所的故事 關於診所的一些小故事 我的桃花緣記 災難後之心理復健 921集集大地震後的心理復健:前言(1999) 第一篇:陪伴受創的心靈度過哀慟的歷程(88.09.26) 第二篇:瞭解哀慟的歷程(88.10.02) 第三篇:何時需要協助哀慟者尋求專業協助(88.10.04) 後山精神醫師筆記 從後山精神醫師到另類精神醫師  (2002/2/24) 禪舞  (2002/3/03) 也談催眠治療  (2002/4/02) 後山精神醫師的一天  (2002/5/23) 淺談生命中的挫折與無常  (2002/7/5)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醫師  (2002/8/30) 關於人格疾病之探討  (2002/10/02) 後山悲歌  (2002/10/11) 婚姻暴力與恐怖份子  (2002/11/01) 寬恕之路  (2002/12/04) 小英的故事  (2003/01/04) 為孩子的一生做好準備做好準備  (2003/02/27) 殞落的青春  (2003) 其他 寫在小燈泡走了之後 對大陸精神醫療的一些建言 (2010) 推薦序與導讀 精神分析詞彙 【晚安,憂鬱】 & 【聽天使唱歌】 心理治療現場 男人其實很憂鬱 鏡子裡的陌生人 繼續施工中......

梅子的親子篇

圖片
精神科醫師有好幾種類型。 我是一位擅長於心理治療與藥物療法的精神科醫師。 從服務的對象來說,過去,在醫院服務期間,我乃是一位以一般成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精神科醫師,而並不專精於看兒童或青少年的個案。 但由於在心理治療的領域我所學習的是當代精神分析學派裡的self psychology,使得我對於一般成人或是兒青個案的內在心理狀態往往又能夠有較深入的了解,也許就是這樣的緣故,在自己開診所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兒青個案會前來尋求協助。 在幫助與醫治這些兒青或成人個案的過程中,常常我會想要給個案的父母們一些功課, 底下的文章,尤其是前兩篇,算是相關的閱讀教材吧,各位家長們, 敬請參閱! 親愛的孩子 為孩子的一生做好準備 愛在陽光燦爛時 概談 self psychology

關於診所的一些小故事

圖片
   診所開始提供服務到至今,已經五個多月了,就診的人數也在穩定成長中。 診所初期,與夥伴們對於是否要做廣告,或要做多少的廣告,有過幾次討論。 君不見有些診所的經營策略,其中廣告乃是製造績效的重點,於是有的店家或診所便在人潮眾多的地方做了定點廣告,在熱門路線買了公車廣告,還花錢做了不少網路行銷。 因此,我與夥伴們也花了點時間做了一些功課,深入了解之後,才知道許多會出現在網路搜尋前兩頁的診所或商家,原來有不少都是花錢請網路廣告或行銷公司運作的結果。 顯然,在這個要懂得行銷的年代,廣告不但不是一件壞事,有時還是一種必要。 但經過了無需太久的思考,與診所營運上的觀察,我們就決定,除了診所門前的招牌,以及自己製作與設計的網頁外,診所將不再做其他的廣告了(不論是定點廣告、公車廣告、與網路行銷廣告....等) 是的,我們樂意選擇一條靠著最簡單的門前招牌,最樸實的部落格與網站,以及由眾人口耳相傳的營運路線,而不做其他過於商業意圖的廣告,況且我也並不期待看到在短時間之內就有成群的初診病患前來掛號等待看診的盛況,相對的,我希望就在現有的基礎上,讓來診的人數慢慢成長便好。 因為我知道只有在看診人數慢慢成長的情形下,我們才能夠將看診品質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不難想像隨著看診人數的成長累積,不消一兩年,診所的看診狀態必將因人數的增長而顯得過於緊湊匆忙, 但我希望那樣的日子慢慢的到來就好,一點也不用急! 我喜歡與夥伴們一起有品質的工作,提供有品質的身心醫療服務!

當陽之境 身心診所 (桃園 身心科推薦)

當陽之境 身心診所 已於 2020年九月九日開始提供看診服務。 主治:焦慮、憂鬱、失眠、恐慌、強迫症、解離症、身心症、自律神經失調、更年期情緒障礙,其他心理困擾與疾病等 服務項目包括: 健保精神與身心醫療(精神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此為自費項目) 診所地址:桃園市 大業路一段436號(近大興大業路口, 何秋勇診所隔壁) 診所手機:0902-195-192 診所電話:03-3557998 診所部落格: https://selfmindsoulclinic.blogspot.com/ ~~ 桃園 身心科推薦 ~~

寫給失眠的你 (桃園 優質身心科)

今天來跟各位談談失眠。 來到都會區看診,最常見的困擾就是失眠與憂鬱,其中以失眠為主要困擾的個案之中,有不少病人是過去就在長期服用安眠藥的。 睡眠,本來是一件多麼自然的事情啊!什麼時候它變得如此困難了? 好好入睡的三個條件 其實要能夠好好的睡覺,有幾個基本的條件與原則:一,要有適度的疲憊感,也就是要夠累;二,上床時要有睡意;三,上床時讓身心處於放鬆的狀態。 一般來說,一個人如果生活作息正常,例如早上約七點鐘起床,晚上約十一點鐘上床,而白天的時間,有著穩定的工作讓你勞力或勞心的,那麼到了晚上十一點準備要上床時 ( 從起床到在上床經歷了 16 個小時,且這之中有將近八個小時他在從事著勞力或勞心的工作與活動 ) ,自然就會有疲勞感與睡意,這時候,如果,身心也能夠處在適度放鬆的狀態,不為太多的壓力或煩腦等所困擾時,往往就能夠自然的入睡,並享有一夜好眠。 對於一個身心算是健康,或生活與人生並未陷入顯著困境的人,品質良好的睡眠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如果缺少了前述那三個條件之一,或之二,甚至是三者全缺時,就會開始品嘗難以入眠的滋味了。 疲憊感與睡意 先就第一個條件「要有適度的疲勞感」來說,讓我們以前面所舉的例子,一個人正常的作息如早上七點起床,晚上十一點上床,白天有著正常的工作,這一般常見的情形來做對照。 如果現在的情形換成是一個人沒有工作,或是退休了,每天睡到上午十點鐘才起床,中午吃完飯後,又因為無所事事,便又上床躺了三、四個小時,用了晚餐後,還是不知道要做些甚麼,於是便在看了兩個小時的電視後,到了晚上八點鐘就準備要上床睡覺了,依此情況,這樣的日子過不了多久,他就會發現到了上床時根本難以入睡,於是他開始到診所跟醫師抱怨睡不著,然後開始依靠安眠藥來幫忙入睡,對於這樣的案例,你不難看出其中的荒謬之處吧! 是的,以這樣的情況來說,這人從起床到晚上準備要上床時也不過是 10 個小時的時間 ( 相對於之前七點起床後到晚上十一點上床則是經過了 16 個小時 ) ,而在這十個小時之間,又有三、四個小時是躺在床上度過的,一整天的無所事事,既未勞力又未勞心的結果是 ( 雖然躺在床上胡思亂想也是一種勞心活動,但能量消耗十分有限 ) ,到了上床時他自然不會感到疲憊,也缺乏睡意。 ( 前述的條...

簡述一位憂鬱個案的療癒歷程 (桃園 優質身心科)

L ,四十出頭,未婚女性,專業人士。 由友人介紹來跟我進行會談 ( 心理治療,心理諮商,心靈療癒, whatever) 在初談中我便瞭解了,她已經在身心科門診就醫,並持續服用抗憂鬱藥物與安眠藥物等長達五、六年的時間。除此之外,近年來,也有些近乎酗酒的情況。 她告訴我,某醫學中心的精神科醫師給她的診斷是憂鬱症,但從會談中,很快的就可以瞭解,她這幾年來的憂鬱狀態,其實乃與其在親密關係上所遭遇的狀況有著密切的關連,她低落的情緒其實乃是在一段不忠實的關係所經驗到的欺騙與背叛,以及好不容易結束那段關係時一時無所適從的狀態 … 等所導致。 對於像我這樣的一位精神科醫師來說,憂鬱的成因,簡單來說,分成兩類,一類是生理性的憂鬱,另一類則是心理層面的因素所導致的憂鬱,而 L 的狀況明顯的是落在第二類的範疇,至於這心理層面的因素所導致的憂鬱症,自然應該是透過心理或心靈層面的處置為主要的療癒之道,而不是忽略其內心世界的所遭遇的困境,而一直投予抗憂鬱藥物或安眠藥物等。 L 與我的心理治療療程展開後,並順利進行著 ( 所謂的順利當然不是不痛不癢的,尤其對個案來說 ) ,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已經能夠不再需要服用抗憂鬱藥物了,在飲酒方面也做了適度的節制,工作上的功能亦逐漸恢復,再接下來,我們準備慢慢的把安眠藥也給減掉。 做為一位有 29 年臨床經驗的精神科醫師,我從不反對適當的開立抗憂鬱藥物或安眠藥等處方 ( 甚至認為自己在開藥方面的能力也是高明的 ) ,但我反對不去針對憂鬱或失眠的病因做深入的探討與處理,而只是年復一年一昧的開藥。 有許多因為心理層面的因素所導致失眠與憂鬱的個案,其憂鬱與失眠乃是反映他的人生出了某些狀況的一種表徵,當能夠協助個案面對與處理其人生的問題或困境,再假以一段時間的支持、陪伴與引導,讓個案逐漸走上復原之路,有許多憂鬱或失眠的個案,其實最終是可以不藥而癒的。 是為之記,並與可能有類似境遇的朋友們分享。 文章參考: 關於憂鬱症的診斷病因與治療 再談憂鬱症的成因與治療 讓憂鬱的患者得到適當的治療與協助吧

後山精神醫師的雜感與邀請

離開公職之後,有一段時間前往北部的某間醫院去進行人力支援,包括禮拜六的門診一節。 那一天,門診輪到了一位約六十歲的女性患者,她走進門診很自然的坐上椅子,但特別的是,她並未將頭上所掛的耳機拿下,目光大多時也繼續投向手機的螢幕。這是我與這位女士的第一次相遇。 這種畫面,我其實不太常看到,我是說,進診間後,還繼續聽耳機看螢幕這類的。而不難推測,這顯然是她過去看診的慣性動作,我瞭解了一下,個案已經拿藥約有十年之久,而她來這家醫院拿藥也有約兩年,所以,顯然,她已經在過去這幾年裡面,被“訓練”成如此:拿藥就進診間乖乖的拿藥,不要吵醫師,也不要期待有甚麼對話,醫師開藥,我靜靜拿藥就對了,多麼合作的完美病人啊。 所以,當她感覺到我在跟她說話時,似乎還愣了一下,我看了看她所服用的藥物有抗憂鬱藥與安眠藥等,便問了問有甚麼事讓她心煩的嗎,結果,個案從有問有答,到了後來,甚至變成了心中有話不吐不快的狀態,她離開診間前,我遞給了她一張名片,並跟她解釋到,這是我最後一次來這家醫院看門診 ( 雖然是個案第一次遇見我,但正好我來這家醫院支援的時間已經期滿了 ) 我簡單的跟她提到自己在花蓮有時會舉辦講座,其中乃會談到有關憂鬱與失眠的問題,不過要她從基隆下去花蓮,顯然有些麻煩。 個案收下了我的名片後,拿了處方簽便走出診間,但不久又走了進來,問我說剛剛給她的名片是否有留在診間,我說印象裡她好像收起來了,她便又摸索了一番,確定找到了,才又離開診間。 這個案,我估計再見到她的機會應該不高。但她就像其他不少長期在服用抗憂鬱藥物或安眠藥物的病患一般,至少其中有一部分,其實需要的是更多心靈上的關注,是多一些的談話與瞭解或是可以傾訴的對象,或是一些指引與解惑,而不只是每個月一次,年復一年,卻只是單純重複拿藥動作的就診年資。 其實,我在心靈講座中,最想做的,乃是台下坐了上百位可能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卻效果有限,或長期必須依賴安眠藥物的病患們或個案們,又或是總覺得人生並不快樂的朋友們,讓我好好的跟她們談談憂鬱的各種成因,以及哪些憂鬱的個案需要的是藥物治療,又那些服藥後效果並不彰顯的個案們,他們所需要的又是怎樣的協助或引導呢。而對於那些必須長期依賴安眠藥物的人們,我也想要跟他們好好的聊聊那些可能可以讓失眠逐漸不藥而癒的方法與途徑,在那可以讓我對你暢所欲言的講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