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關於精神層面與心靈的痛苦
在我過去長達27年的精神科醫師的生涯之中,之前八年所待的台北榮總與高雄榮總算是都會型的醫學中心,後十九年則先後在花蓮的玉里榮民醫院與鳳林榮民醫院服務,這兩家醫院算是鄉下醫院且收治了不少需要長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再加上我過去長期在幾所大專校園的心理諮商中心擔任心理醫師的角色,可以說也看盡了人類因為精神疾病與心理疾病所帶來的苦。
而我所服務的對象大體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乃是因為腦部的功能性疾病所導致的精神疾病(生物性的精神疾病),包括了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還有一些則是屬於結構性的腦部疾病,例如因為腦傷、中風或癲癇等原因所導致的器質性腦症候群。
另一大類則是屬於心理的原因所導致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等,除了我在前幾章多次提及的心因性憂鬱症外,其他如解離性疾病(包括多重人格疾病,或是心因性失憶症等),或是以焦慮或恐懼為主要症狀的心理困擾,還有諸多因為人際、學習或感情等問題所導致的適應障礙等,也都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問題或疾病,其中也有一部分乃是屬於人格層面的問題,包括所謂的邊緣型人格疾病、自戀型人格疾病,以及其他不成熟的人格狀態…等。
心理疾病所導致受苦的對象自然是個案本人,但有時也會給家人親友帶來莫大的痛苦。其中,包括心因性憂鬱症,或是焦慮症與解離症等屬於精神官能症的疾病,受苦最深的往往正是個案本身。而那些屬於人格方面的問題,則除了自己經常會因為挫折與衝突而導致情緒的波動外,又因為人格疾病經常會導致人際或親密關係上的緊張與衝突,所以往往也會讓其周遭或親近的人感到懊惱與不安。而這些都是屬於心靈層面的痛苦。
當初我之所以選擇成為一位精神科醫師,便是想要去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與醫治人類心靈的痛苦。
在成為精神科住院醫師之後,一開始在心理治療領域的學習也是從佛洛依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下手的,後來,我們一群住院醫師乃在張凱理醫師的帶領之下,開始研讀關於self psychology的東西。
Self psychology,國人大多將其翻譯成為自體心理學,乃是屬於當代精神分析裡的一大支流,另一大支流則是客體關係理論。
而我在1997~1998前往辛辛那提跟隨Paul Ornstein & Anna Ornstein夫妻檔所學習的心理治療模式,便是自體心理學導向的心理治療。
簡單的來說,會選擇self psychology乃是因為在心理治療學習的道路上我發現self psychology的理論能夠幫助我更貼切的瞭解人類心理疾病的成因,以及人格是如何建構與發展的過程,當然,在心理治療的實際運用上,自體心理學導向的心理治療模式也讓我最感適切。
我與恩師Paul & Anna Ornstiens ,攝於Paul在辛辛那提家中的書房 |
攝於Paul在Cincinnati醫學中心精神部的辦公室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