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甚麼是self
什麼是 self
在self psychology裡,【self】的意涵乃是一個人內在心理結構的整體狀態。
“ self ” 的內涵基本上又可以分為三大區塊:
第一大區塊乃是與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與情緒管理能力等相關的心理結構與機能,其內容包括了我們在人生早期所發展出來的安全感,與對人的信賴感;還有在成長之後所經常表現出來的情緒狀態,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有關情緒的感受與表露的功能,以及攸關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與情緒調適的能力等。
第二大區塊乃是與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相關的心理結構與功能,其內容除了包括了自我的價值感外,還有我們對於人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以及一個人是否具有充沛的生命熱情與活力,還有是否能夠擁有從日常生活中經驗到愉快與滿足的能力等。這一區塊的心理結構乃關乎了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如何,是否能夠自我接納,甚至是否能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與進取的企圖心等。
第三大區塊則與同理心的發展,以及生活中的技能,與人際互動的能力等相關,其內容包括了同理心、幽默感、親和力,以及一個人在性格中是否能夠有適度的彈性、包容與自由度等,還有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是否能夠發展出妥善的生活能力與自己想要的技能與才華,以及良好的休閒、興趣與生活習慣,還有適當的人際互動能力與技巧等。
如此看來,self的內涵包容廣闊,而其實所謂一個人內在心理結構的整體狀態也就等於是其人格結構(structure of personality)了。
既然是結構,我們就可以用建構結構的概念來想像self發展的過程,而這三大區塊人格結構的發展,乃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透過其主要照顧者(當然通常就是孩子的父母)所提供的心靈養分來灌溉與滋養,才能夠順利的完成。
其中與第一大區塊情緒功能與結構之發展相關的心靈養份乃是其主要的照顧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提供一種長期而穩定的連結關係,並且讓孩子在這樣的關係之中能夠經常經驗到安定與正向的情緒狀態,而當孩子不可避免的在經歷種種負向情緒時,照顧者也能夠適時的提供足夠的支持與安撫等。例如說,當孩子因委屈而難過哭泣時,其主要照顧者的反應不是迎頭就給他一巴掌或嚴厲的恫嚇,叫孩子立刻閉嘴,而是能夠嘗試去了解孩子難過哭泣的原因,並給予適度的陪伴與支持等。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經常得到這類心靈養分的滋養,他自然就能夠發展出與這一大區塊相關的心理結構,而成為其人格裡的一部分。
第二大區塊乃是與自尊相關的人格結構,這個區域的結構是否能夠順利的發展,主要乃取決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其主要照顧者是否能夠適時的提供接納、包容,以及肯定、重視與讚美等與肯定性的回應相關的心靈養分,當孩子的人格在發展的過程中,所經驗到這類滋養如果是足夠充裕的,自然就能幫助孩子去發展出足夠的自信心,與紮實而穩固的自我價值感;當然,相對的,如果在這個區塊的發展遭遇嚴重的挫折而停滯或扭曲的話,孩子未來則可能發展出來的是嚴重缺乏自信的狀態,甚至是自我憎惡,或其它扭曲的人格特質等。
至於與第三大區塊之人格結構發展相關的心靈養分,其實主要是父母經常的存在與陪伴,以及在相處互動時,能夠經常讓孩子在一種自在愉悅的氣氛下,與父母一起去從事各式各樣不同的活動,如父母與孩子經常可以一起無拘無束的聊天說笑,一起閱讀,一起運動,一起聽音樂、玩樂器,一起做家事,或是共同去完成一些有趣或具有挑戰的活動與任務等。
古人曾爭論,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性善還是性惡,其實,從self發展的觀點來看,我們剛出生時的心靈狀態乃如一張白紙,等待著去塗抹與揮灑,不過,關於心靈,我更喜歡這麼說,是一座花園,或一大片森林,而那剛來到這世界之時嬰兒的心靈,雖然看起來乃是一大塊的空地與土讓,空地上了無一物,土壤中卻遍布了各種與未來的人格結構相對應的種子,這些種子,只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得到足夠的養分、日光、空氣、水,就能夠順利的成長,長成一座美麗的花園,或是一大片生氣蓬勃的森林。
而這一座美麗的花園或是蓬勃發展的森林,便是一個人能夠擁有健康心靈時的樣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