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裡的陌生人(寫於2004)
一個夏天的早晨,我剛走進辦公室不久,同事拿了一張傳真進來,傳真的文件顯然因為某些機械上的干擾而只顯示了一半的內容,而我雖然無法看到完整的傳真內容,卻清楚的看到在該是署名地方,出現的是寄件者用原子筆畫出的一雙眼睛,一雙面露凶光的眼睛,我於是明白有些狀況發生了。
那雙眼睛是我當時正在治療的一位罹患了多重人格疾病(現在被稱之為解離性認同障礙,本書則譯為解離性人格症)的個案的數種「人格」之一。就記憶所及,在我截至目前為止約十七年的精神醫師生涯中,所遇到過的被歸類為解離性疾病的個案約有七、八位,其中診斷為「多重人格疾病」的個案則有兩位,我不知道其他的醫師對於治療解離性疾病個案的經驗如何,但我曾經輾轉聽聞國內有心理衛生工作者提到:「台灣至目前為止似乎尚未有多重人格的個案出現」,情形顯然並非如此。
由於我過去的訓練在流行病學研究方面的底子是薄弱的,自己也不曾對於台灣的解離性疾病的流行率下過功夫,所以對於國內患有多重人格疾病患者的可能數目我是答不上來的,但感覺起來,的確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對於「解離性疾病」的瞭解是不足的,而且許多人關於這方面的知識乃是來自於電影或小說上的劇情,不免有過於喧染或遭到誤導之處。
除了一般民眾對於解離性疾病的缺乏了解之外,有些專業人士往往也因為這類臨床經驗的缺乏,而在談到相關主題時,會出現不夠正確的說法。記得其中一位患有多重人格的個案曾提到,她那時在國內的某心理雜誌上看到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文章中寫到「像多重人格這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在臨床上幾乎是無法治療的」,個案在看到這樣的說法之後在會談中透露了心中的擔憂與疑慮,然而我的看法並非如此,而現在在這本我要大力推薦的書中,作者就曾多次提到:「這是一種可以治療且預後佳的疾病」「解離性人格症患者若是努力整合各個部份,復原的機率很高」。我想對於罹患解離性疾病的個案與其家屬們,作者的經驗顯然能夠帶來了相當的鼓舞,而對於作者這種樂觀的看法,我是完全同意的,但前提是,這樣的個案必須要得到「適當的治療過程」。
就是在這種「社會大眾對於解離性疾病缺乏正確認知,甚至是充滿誤解。」的氛圍當中,一位被診斷為多重人格的個案曾對我說到:「梅醫師,如果有一天,我的資料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尤其是相關的專業人士,能夠對這類的疾病有更多的瞭解時,我願意讓自己的故事成為教學的素材。」,我看的出個案在說這幾句話時內心的良多感觸,而這簡短的幾句話,背後其實透露了太多一路走過來的滄桑與心酸,而發願希望其他有類似遭遇的朋友們能夠早日獲得適當幫助,並得離痛苦的善念。個案當時所說的這些話也讓我感到肩上的責任又加重了一些,而幾年下來,這樣的情緒猶未散去,這時候,我接到了張老師文化出版社編輯寄來本書的譯作,並且在翻閱之後,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替這本書寫一篇推薦專文。
本書乃是由一位研究解離性疾病長達十八年的精神科醫師針對解離性疾病的種種面向所寫出的著作。閱讀之後,我發現在坊間已出版的多本談及多重人格的書籍中,這是相當重要的一本,並有其不可被取代之處,從專業的立場來說,書中對於解離性疾病的探討可以說是深入且豐富的。
例如說,針對如何去發現與診斷罹患解離性人格症的患者,作者特別強調在評估解離性人格症時最重要的五種徵狀:失憶、自我感喪失、現實感喪失、認同混淆、認同變異等,並設計了簡稱為SCID-D的量表來協助進行自我或專業的評估。我發現作者對於這五種核心徵狀均有著深入而精采的論述,而不僅是對表面上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陳述而已,果不愧是研究解離性疾病多年的專家。
在這五類核心徵狀之中,一般人最好奇的乃是認同變異(也就是人格轉換的部分)的症狀,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一般人的眼裡,當患者在呈現各種不同的替代人格的轉換時,乃是最富有戲劇性的部分,然而除此之外,臨床經驗告訴我,當個案正處於自我感喪失或是現實感喪失的解離狀態時,其內心所經歷到的不安、焦慮甚至是恐慌,對於個案來說,同樣是不容漠視的折磨,所以當我看到作者對於「自我感喪失」與「現實感喪失」等現象也都做了深入的剖析,而不僅是將焦點放在容易吸引讀者胃口的多重人格轉換上時,更讓我肯定了作者在專業上的研究與態度。
關於治療的部分,作者在文中提到解離性人格症患者的治療重點,是要以溫和的方式打破失憶那道牆,然後讓隱藏的各部份能夠互相連結與整合,作者並主張以四個C—安慰(comfort),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連結(connection)—做為治療的基礎。而從書中所呈現的三個個案的故事之中,我也看到作者顯然擅長運用「寫信」的方式,來引導個案去進行主人格與「替代人格」或其他重要人物之間的對話,並企圖透過這樣的對話來達到「安慰」與「溝通」的功能,而從這些「寫信」與「對話」的範例中,讀者可以看到作者在治療解離性個案過程中的慧心獨俱。
而除了為專業的治療者所提示的治療重點之外,作者在第十四章中,還提到許多當個案本身在尋求自我安撫,或在經歷自我感喪失的解離狀態時,個案本身可以自助的方法,這些看似簡單的方法,乃是作者從多年治療經驗中所匯集到的實用技巧,相信同樣是患有解離性疾病的個案們在閱讀本章時內心會感到共鳴。
如果你是對於「前世今生」或是「被外星人綁架」這兩個題目有著高度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本書第十五章的內容(內在的陌生人:被幽浮綁架,前世,瀕死經驗),我認為,在此一章節中,作者對於「解離經驗」、「前世記憶」與「被外星人綁架的說法」之間做了一些精采的連結與分析,其中作者的許多看法是頗具洞見的。
許多研究多重人格的專家都會提到,多重人格是一種常會被誤診的疾病,而本書中也提到最悲慘常見的一個誤診結果就是錯將解離性人格症患者當成精神分裂症者,因為兩者在治療的方向上是大不相同的,而解離性人格症患者若是努力整合各個部份,復原的機率很高,但若是被誤診,而長期給予抗精神病藥物,則會導致病情的嚴重惡化與治療時機的延誤。而之所以容易遭到誤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不論是社會大眾或專業人員,對這樣的疾病都缺乏足夠的瞭解與警覺性。
作者也提到,研究顯示很多患者乃是可悲地在不同的治療師之間遊走,或是接受無效的治療,而耗費了平均約七到十年以上的時間之後,才被正確的診斷出解離症。 所以顯然加強專業人員對於解離性人格症的認識是必須的,我希望這本書的出版,正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
事實上,本書在探討解離性疾病領域的豐富性已經遠勝於一般的精神醫學教科書中的內容,無疑的將會成為有意研究解離性疾病的一本必備書籍。而雖然如此,作者顯然意不在於寫一本給專業人員看的教科書,我覺得這本書適合的讀者涵蓋了對解離性疾病有興趣的一般讀者、心理衛生專業人士,以及本身罹患了解離疾病的個案與其家屬親友等等,是為之序。
※※※※※
關於解離性人格疾病的治療(個人的一些小小補充)
許多專家在談論解離性人格疾病的治療時,都會強調要讓個案的各個分隔的記憶予以連結,並以種種治療技巧來協助個案達成整合各個人格的目標,對此一觀念我基本上是同意的。
但是就我自己所累積的學習與治療上的經驗,我認為要達成這些治療的目標,治療者不只是要針對個案的各個人格去進行溝通、連結與整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治療者要能夠以其專業協助個案重新去處理過去曾經發生的重大創傷經驗(也就是說,對於這類的個案,其早期所受到的嚴重的受虐或創傷經驗,在過去是一直沒有機會被妥善處理的。)
我們知道,個案就是因為在童年經歷了一些重大的創傷經驗,且該創傷事件所帶來的情緒上的衝擊與痛苦已經超越了個案當時心理所能承受的範圍,才會驅使那幼小的心靈必須發展出種種解離的防衛機轉來讓自己繼續存活下去。而個案之所以在當時無法承受那些創傷事件,一方面是由於該創傷事件所帶來的痛苦是劇烈的、是不堪的,另一方面則是個案在當時的環境中,明顯的缺乏能夠提供其心理與情緒支持的照顧者或陪伴者。
所以,我認為,在治療上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個案在現在的治療情境中,能夠在治療者充分的同理(同理乃是一種心理上最大的陪伴)與陪伴之下,重新去面對與處理當時的創傷經驗,並透過治療的過程逐漸去釋放受虐當時他必須藉著解離的方式去逃開的種種難以承受的負面情緒(包括強烈的不安、恐懼、憤怒、懷疑與羞辱感等等),而只有當這些負面的情緒經過充分的處理與釋放之後,個案才能夠真正的卸下「解離」這層厚重的防衛衣,並得以重新去接觸這真實的世界以及自己內在的經驗與感受(多重人格的個案在經過適當的治療之後,往往會逐漸開始體驗到一種特別鮮活的重生或新生的感覺。)
再者,對我來說,在心理治療中,治療者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夠去深入的瞭解個案的內心世界,而面對多重人格的個案,為了瞭解個案內心世界的真實狀態與全貌,治療者又必須去瞭解每個不同的人格背後所代表的內在狀態,然後整合這些訊息,來達到瞭解個案內心世界全貌的目的。
而對於這類個案所謂成功的治療過程,除了各個人格的統整與解離症狀的消除之外,其實也是一個內在自我結構重建(self structure rebuilding)的過程,只是關於這一點,礙於篇幅,就不在此多說了。
那雙眼睛是我當時正在治療的一位罹患了多重人格疾病(現在被稱之為解離性認同障礙,本書則譯為解離性人格症)的個案的數種「人格」之一。就記憶所及,在我截至目前為止約十七年的精神醫師生涯中,所遇到過的被歸類為解離性疾病的個案約有七、八位,其中診斷為「多重人格疾病」的個案則有兩位,我不知道其他的醫師對於治療解離性疾病個案的經驗如何,但我曾經輾轉聽聞國內有心理衛生工作者提到:「台灣至目前為止似乎尚未有多重人格的個案出現」,情形顯然並非如此。
由於我過去的訓練在流行病學研究方面的底子是薄弱的,自己也不曾對於台灣的解離性疾病的流行率下過功夫,所以對於國內患有多重人格疾病患者的可能數目我是答不上來的,但感覺起來,的確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對於「解離性疾病」的瞭解是不足的,而且許多人關於這方面的知識乃是來自於電影或小說上的劇情,不免有過於喧染或遭到誤導之處。
除了一般民眾對於解離性疾病的缺乏了解之外,有些專業人士往往也因為這類臨床經驗的缺乏,而在談到相關主題時,會出現不夠正確的說法。記得其中一位患有多重人格的個案曾提到,她那時在國內的某心理雜誌上看到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文章中寫到「像多重人格這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在臨床上幾乎是無法治療的」,個案在看到這樣的說法之後在會談中透露了心中的擔憂與疑慮,然而我的看法並非如此,而現在在這本我要大力推薦的書中,作者就曾多次提到:「這是一種可以治療且預後佳的疾病」「解離性人格症患者若是努力整合各個部份,復原的機率很高」。我想對於罹患解離性疾病的個案與其家屬們,作者的經驗顯然能夠帶來了相當的鼓舞,而對於作者這種樂觀的看法,我是完全同意的,但前提是,這樣的個案必須要得到「適當的治療過程」。
就是在這種「社會大眾對於解離性疾病缺乏正確認知,甚至是充滿誤解。」的氛圍當中,一位被診斷為多重人格的個案曾對我說到:「梅醫師,如果有一天,我的資料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尤其是相關的專業人士,能夠對這類的疾病有更多的瞭解時,我願意讓自己的故事成為教學的素材。」,我看的出個案在說這幾句話時內心的良多感觸,而這簡短的幾句話,背後其實透露了太多一路走過來的滄桑與心酸,而發願希望其他有類似遭遇的朋友們能夠早日獲得適當幫助,並得離痛苦的善念。個案當時所說的這些話也讓我感到肩上的責任又加重了一些,而幾年下來,這樣的情緒猶未散去,這時候,我接到了張老師文化出版社編輯寄來本書的譯作,並且在翻閱之後,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替這本書寫一篇推薦專文。
本書乃是由一位研究解離性疾病長達十八年的精神科醫師針對解離性疾病的種種面向所寫出的著作。閱讀之後,我發現在坊間已出版的多本談及多重人格的書籍中,這是相當重要的一本,並有其不可被取代之處,從專業的立場來說,書中對於解離性疾病的探討可以說是深入且豐富的。
例如說,針對如何去發現與診斷罹患解離性人格症的患者,作者特別強調在評估解離性人格症時最重要的五種徵狀:失憶、自我感喪失、現實感喪失、認同混淆、認同變異等,並設計了簡稱為SCID-D的量表來協助進行自我或專業的評估。我發現作者對於這五種核心徵狀均有著深入而精采的論述,而不僅是對表面上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陳述而已,果不愧是研究解離性疾病多年的專家。
在這五類核心徵狀之中,一般人最好奇的乃是認同變異(也就是人格轉換的部分)的症狀,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一般人的眼裡,當患者在呈現各種不同的替代人格的轉換時,乃是最富有戲劇性的部分,然而除此之外,臨床經驗告訴我,當個案正處於自我感喪失或是現實感喪失的解離狀態時,其內心所經歷到的不安、焦慮甚至是恐慌,對於個案來說,同樣是不容漠視的折磨,所以當我看到作者對於「自我感喪失」與「現實感喪失」等現象也都做了深入的剖析,而不僅是將焦點放在容易吸引讀者胃口的多重人格轉換上時,更讓我肯定了作者在專業上的研究與態度。
關於治療的部分,作者在文中提到解離性人格症患者的治療重點,是要以溫和的方式打破失憶那道牆,然後讓隱藏的各部份能夠互相連結與整合,作者並主張以四個C—安慰(comfort),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連結(connection)—做為治療的基礎。而從書中所呈現的三個個案的故事之中,我也看到作者顯然擅長運用「寫信」的方式,來引導個案去進行主人格與「替代人格」或其他重要人物之間的對話,並企圖透過這樣的對話來達到「安慰」與「溝通」的功能,而從這些「寫信」與「對話」的範例中,讀者可以看到作者在治療解離性個案過程中的慧心獨俱。
而除了為專業的治療者所提示的治療重點之外,作者在第十四章中,還提到許多當個案本身在尋求自我安撫,或在經歷自我感喪失的解離狀態時,個案本身可以自助的方法,這些看似簡單的方法,乃是作者從多年治療經驗中所匯集到的實用技巧,相信同樣是患有解離性疾病的個案們在閱讀本章時內心會感到共鳴。
如果你是對於「前世今生」或是「被外星人綁架」這兩個題目有著高度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本書第十五章的內容(內在的陌生人:被幽浮綁架,前世,瀕死經驗),我認為,在此一章節中,作者對於「解離經驗」、「前世記憶」與「被外星人綁架的說法」之間做了一些精采的連結與分析,其中作者的許多看法是頗具洞見的。
許多研究多重人格的專家都會提到,多重人格是一種常會被誤診的疾病,而本書中也提到最悲慘常見的一個誤診結果就是錯將解離性人格症患者當成精神分裂症者,因為兩者在治療的方向上是大不相同的,而解離性人格症患者若是努力整合各個部份,復原的機率很高,但若是被誤診,而長期給予抗精神病藥物,則會導致病情的嚴重惡化與治療時機的延誤。而之所以容易遭到誤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不論是社會大眾或專業人員,對這樣的疾病都缺乏足夠的瞭解與警覺性。
作者也提到,研究顯示很多患者乃是可悲地在不同的治療師之間遊走,或是接受無效的治療,而耗費了平均約七到十年以上的時間之後,才被正確的診斷出解離症。 所以顯然加強專業人員對於解離性人格症的認識是必須的,我希望這本書的出版,正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
事實上,本書在探討解離性疾病領域的豐富性已經遠勝於一般的精神醫學教科書中的內容,無疑的將會成為有意研究解離性疾病的一本必備書籍。而雖然如此,作者顯然意不在於寫一本給專業人員看的教科書,我覺得這本書適合的讀者涵蓋了對解離性疾病有興趣的一般讀者、心理衛生專業人士,以及本身罹患了解離疾病的個案與其家屬親友等等,是為之序。
※※※※※
關於解離性人格疾病的治療(個人的一些小小補充)
許多專家在談論解離性人格疾病的治療時,都會強調要讓個案的各個分隔的記憶予以連結,並以種種治療技巧來協助個案達成整合各個人格的目標,對此一觀念我基本上是同意的。
但是就我自己所累積的學習與治療上的經驗,我認為要達成這些治療的目標,治療者不只是要針對個案的各個人格去進行溝通、連結與整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治療者要能夠以其專業協助個案重新去處理過去曾經發生的重大創傷經驗(也就是說,對於這類的個案,其早期所受到的嚴重的受虐或創傷經驗,在過去是一直沒有機會被妥善處理的。)
我們知道,個案就是因為在童年經歷了一些重大的創傷經驗,且該創傷事件所帶來的情緒上的衝擊與痛苦已經超越了個案當時心理所能承受的範圍,才會驅使那幼小的心靈必須發展出種種解離的防衛機轉來讓自己繼續存活下去。而個案之所以在當時無法承受那些創傷事件,一方面是由於該創傷事件所帶來的痛苦是劇烈的、是不堪的,另一方面則是個案在當時的環境中,明顯的缺乏能夠提供其心理與情緒支持的照顧者或陪伴者。
所以,我認為,在治療上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個案在現在的治療情境中,能夠在治療者充分的同理(同理乃是一種心理上最大的陪伴)與陪伴之下,重新去面對與處理當時的創傷經驗,並透過治療的過程逐漸去釋放受虐當時他必須藉著解離的方式去逃開的種種難以承受的負面情緒(包括強烈的不安、恐懼、憤怒、懷疑與羞辱感等等),而只有當這些負面的情緒經過充分的處理與釋放之後,個案才能夠真正的卸下「解離」這層厚重的防衛衣,並得以重新去接觸這真實的世界以及自己內在的經驗與感受(多重人格的個案在經過適當的治療之後,往往會逐漸開始體驗到一種特別鮮活的重生或新生的感覺。)
再者,對我來說,在心理治療中,治療者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夠去深入的瞭解個案的內心世界,而面對多重人格的個案,為了瞭解個案內心世界的真實狀態與全貌,治療者又必須去瞭解每個不同的人格背後所代表的內在狀態,然後整合這些訊息,來達到瞭解個案內心世界全貌的目的。
而對於這類個案所謂成功的治療過程,除了各個人格的統整與解離症狀的消除之外,其實也是一個內在自我結構重建(self structure rebuilding)的過程,只是關於這一點,礙於篇幅,就不在此多說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