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關於愛情婚姻與人生的雜然賦流形


在感情方面,現在的你正陷入某一種困窘的狀態嗎,全心去愛一個人卻無法得到相對的回應,在愛情或婚姻中感覺受到忽視與冷落,甚至是被欺騙與背叛,或者為任何原因讓一段情深意重的愛情必須嘎然而止所帶來的失落

美好的親密關係讓人喜悅幸福
糟糕的親密關係讓人沉淪憂鬱

不用懷疑,親密關係的確法力無邊,熱戀時的人狂喜沉醉,感覺自己沉浸在無邊的幸福海洋裡,但那一天,愛情消失了,感情變質了,又感覺自己彷彿跌入失落空虛的海洋,也是一樣,無邊無際。

沒錯,單是一段糟糕的親密關係就足以讓人的靈魂枯萎窒息,感覺失去自我,不再完整,人生也不再有意義,甚至因而生不如死。

你有過這些經驗嗎,有過,或正在經歷,那恭喜你,就大寶法王的說法,你正在修行。

還有一句名言,「未在長夜哭泣者,不足以語人生」出處眾說紛紜,說得是人生,雖未必直指愛情,但也極適合用於在感情世界裡浮浮沉沉的眾生。那麼,因為感情,你哭過了,痛過了嗎,如果妳曾經走過了,度過了,那麼,再恭喜妳一次,根據這句話,妳已經取得了對人生的發言權,至少沒有白來這世上一遭。


前天的新聞,女權鬥士與名作家施寄青女士因為心肌梗塞在苗栗的一間鄉下小屋裡辭世了, 施女士曾有過一段婚姻,育有兩個兒子,後來因為先生外遇而離異之後,成立了晚晴婦女協會,致力於推動女權運動與寫作,有離婚教主的封號,晚期則從事通靈等現象之研究,其名言包括「有婚姻,就有外遇。」等。

「有婚姻就有外遇,外遇和婚姻是並存的,相始相終。只是,在面對外遇時我們必須知所取捨。」

面對婚變,施寄青說「感謝小三『資源回收』」,造就她的成就。

她也以「雜交是天性、一夫一妻是神話」為情變下了註腳。

她形容,「身體的美麗是暫時的,最不可信賴的,唯有厚植的實力,才能在社會上生存。」

對於婚姻,她說,一個不幸的家庭會製造另一個不幸的家庭,這是可以驗證的因果律。

施寄青也認為,女性與其把婚姻和情愛擺在人生第一位,耗費一生精力而徒勞無功,不如好好珍惜自己,造就自己。(節錄自中央社報導)


我跟施女士的一個談不上是連結的小小連結是她曾擔任建中的國文老師多年,而我高中讀的正是建中,但那時候並未被施女士教過,我當年的國文老師是柏楊的妻子張香華女士。著作等身的柏楊先生曾有過四段結婚,而與張女士則是陪伴柏楊先生度過後半生的伴侶,其婚姻維持了30年。

提到作家文人的殞落,不禁讓人想起了年輕時曾經浪跡天涯,並以【撒哈拉的故事】等書引起廣大迴響的女作家三毛,三毛女士在愛人荷西過世之後便鬱鬱寡歡,多年後,在榮總住院時以絲襪自盡的方式離開了人間,得年48歲,引起一片錯愕與惋惜。

還有一位近代中國的大文豪張愛玲的一生也曾經歷親密關係的頓然失落所帶來的憂傷痛苦,當她嫁給了當初對她的文采極為欣賞愛慕的胡蘭成之後,風流多情的胡蘭成後來果然又移情別戀了,張愛玲在自我封閉多年之後,終於再婚嫁給了大她二十九歲的德裔美籍左翼劇作家賴雅,賴雅於張愛玲47歲時便因中風離世,從此,張愛玲便獨自在美國深居簡出,專注於文學研究與寫作,75歲時病逝於加州寓所。

而男性的感情與婚姻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古有陳世美的薄情寡義,今有徐志摩的浪漫多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的老少戀則是讓眾男士們欽羨不已。

我小時候,有位在家中租屋暫住的蕭叔叔,文筆不俗,曾撰文痛批胡蘭成的漢奸行徑,而蕭叔本身就是個多情漢子,當年乃自大陸游泳至香港,再輾轉來台的反共義士,在政大中文系讀書期間愛慕著一位女同學,無奈當時對方已心有所屬,一段近乎是單戀的情緣,後來也被蕭叔寫成了一本文學著作【水波上的蜻蜓】,作者蕭玉井(之華)先生。

在愛情或婚姻裡浮浮沉沉的,當然不是文人雅士的專利,而幾乎是每一個人一生必然的經歷,偶有倖免者,卻也未必對自己的一生感到滿意。

至於那社會版面上三天兩頭就出現的情殺事件,則總是徒留遺憾在人間。也有些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師會受邀上媒體分析恐怖情人的特質,好讓人能夠預知自己正在交往的對象未來是否有成為恐怖情人的潛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將如何,好像也只有早日逃之夭夭,不然就祝你好運了。

簡單的說,沒有一段愛情的失落是熬不過去的,一旦走過之後,再回頭想想時,總會對自己當年的要死不活,或是愛之欲其生,痛之欲其死的狀態與處境,一笑置之。

只是當仍陷在愛情的迷霧與失落的泥沼中時,我們都會暫時成了理智上的低能兒,而讓情緒駕馭了自我。

不論是暫時成為理智上的低能兒,或是自我一時被情緒駕馭,其實都是人之常情,只要自己仍然能掌握的住一生命運的韁繩就好。

至於這愛情、婚姻與人生,究竟茲事體大,值得細細探究。




附錄:『 最難的修行,在親密關係裡!』 ~大寶法王噶瑪巴

最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獨處,與人世隔絕;不是在禪坐中,掉入某個境界。

最難的修行,是在關係裡。

世間的關係,總是由親近而開始,
以淡漠而結束。

心和心的距離,在一個呼吸間變幻莫測。
近和遠,都產生於一個念頭的力量。

而人們並不知道,這個決定性的念頭何時出現!這個念頭出現的時刻,就是因果業力當下的顯現。

這個念頭出現的當下,能不能空掉,就是能不能覺悟了!

在諸多關係裡,親密關係最難解脫!
因為我們是因愛來到這個世界,最終也因愛最難解脫!

因愛存在,所以有了關心、照顧、分擔、包容、幫助!
也因愛存在,所以有了抱怨、佔有、要求、傷害、排斥、淡漠······
世界最近的距離,最遠的距離,都是因愛產生!

佛經說:八地菩薩,不退菩提。那麼在世間修行,讓八地以下菩薩最容易退轉的,恐怕就是這個“愛”字了!
這個最難解脫的親密關係,可能是夫妻、可能是父女、可能是男女朋友、可能是師徒,也可能是某個親近的人!

這個關係,不是來報恩的,就是來討債的。
這個關係,是讓你的心“有所住”的最大的果。
這個關係,即是煩惱,又是菩提的所緣!

所以佛說:煩惱即菩提!不要逃避煩惱,去求菩提。

《維摩詰經》說:不斷煩惱而入涅槃——這是維摩禪的境界!
在因緣裡解脫“愛”,是最徹底的。當然,也是最難!

我想說:跳出來,做個旁觀者,不要沉陷在情緒裡。
在沉陷前的一剎那,至少知道自己掉進去了,這個“知道”,就是培養覺性的開始!

要知道:與親密關係衝突,只是因為他沒有滿足你的需要。不是因為對方真的錯了!

要知道:他沒有滿足你的需要,其實是你也沒有辦法滿足他的需要。
要知道:你們想要的不一樣不代表你是對的。
要知道:這就是你們關係的“果”,抱怨“果”是沒用的,要去看那個“因”是怎麼製造的。

面對親密關係,做個發願解脫的勇士,修成一個自利利他的智者。
說出自己心裡想的,不活在猜測對方和等待對方裡;
做自己願意為對方做的,不讓行動總是停留在頭腦裡;
表達自己想要的,遷就和忍耐不能減少煩惱;
和對方共同成長,不讓思想虛度在時間裡,不讓靈性消沉在慾望裡。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是維摩禪的菩薩心!

願世間多一些菩薩,戰勝輪迴和業力!
願世間多一些菩薩,在親密關係裡成就不退菩提!

--第十七世 大寶法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本所諮商師及心理師介紹

梅當陽 醫師 簡介 ~~ 桃園優質身心科 ~~

17 幸福的定義